今天是  
【聚力中国梦·健康洱源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实践总结(一)
2023年7月25日   

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才能、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时光匆匆逝去,转眼间,“聚力中国梦,健康洱源行”实践团成员们结束了为期十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期间,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苦中作乐,真正做到用实践检验所学,用所学指导所为。

一、理论宣讲

实践团面向三营村部分党员干部、青年代表和三营镇部分中学生分别开展了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团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理论宣讲旨在指引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将个人的奉献精神融入时代洪流,把人生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奋斗中。

二、参观学习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施滉烈士故居,学习他的英雄事迹,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更加切实地体会到了其革命精神的伟大,并为施滉烈士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为革命坚持不懈的顽强毅力,以及其整个家庭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感到深深的动容与鼓舞。纷纷表示要更加坚定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述者、传承者,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走进消防队,致敬火焰蓝

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洱源县消防救援大队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学习他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每一次呼救都有回应,每一次奔赴都义无反顾,英雄出征,无问西东,致敬消防英雄。其勇敢、守纪、无私奉献的品质将不断激励着实践团成员一路前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实践团成员到多民族聚居的新民村参观学习,并与当地村民联合开展了文艺汇演活动。在和他们短暂的相处中,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团结,他们虽来自不同的民族,却亲如一家,共同团结进步。

——各个民族是一家

实践团成员来到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郑家庄参观学习。

村里藏、白、傣、彝等各式建筑风格的房屋在树木的掩荫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郑家庄让实践团成员深切体会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和伟大,感受到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温暖遍布大理的城乡大地。

三、洱海治理,农业振兴

——“三禁四推”洱海保护治理

实践团成员协助三营村村委会开展了洱海保护“三禁四推”宣传活动。据群众讲述,自开展“三禁四推”工作以来,洱源县对洱海流域的耕地以及养殖业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仅一年多的时间,洱海流域内大蒜实现零种植,农业产业实现绿色布局。

随着洱海保护“三禁四推”工作的开展,曾因污染而黯然失色的高原明珠洱海被擦亮,多少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重放异彩。实践团成员们始终奉行着爱护环境的理念,在进行宣传工作的同时也收获满满。

——助农之掐烤烟花

实践团成员们再次来到新民村,帮助烟农们掐烤烟花。

在一滴滴汗水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在一次次弯腰中领会幸福的不易。通过这次掐烤烟花体验,大家将青春的汗水洒在田间地头,不仅体验了乡村生活,更增长了农业知识,了解了国家政策。


【作者:杨琴;复审:万顺康;终审: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