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5-04-22 来源: 作者: 浏览: 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部分内容)
一、基本信息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代码:120401 专业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公共管理基础理论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从事管理、服务及科研工作,能够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及民族地区治理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1】德育目标: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人文科学素养及责任心、敬业、奉献精神,认同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价值观,恪守公共伦理,保持对专业的热爱与敏感。
【培养目标2】素养目标:学习并熟悉掌握思想政治类、通识类课程的基本知识,具备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与政策,以及有关知识和学科前沿。
【培养目标3】能力目标:学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能运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目标4】综合目标:培养具备既懂管理又懂政策,既有知识又有情怀,具有公共管理学科思维理解能力(政策理解与分析能力、公共事务认知与分析能力)、计划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分解公共任务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语言与文字)的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5】成长目标:形成并持续加强、巩固能力与价值观。培养会学习、懂学习、能学习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爱上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添砖加瓦。形成奉献、扎根边疆民族地方的意识,形成并持续加深贯穿本专业始终的公共价值观、家国情怀、改革创新精神、时代精神与国际视野。
三、毕业要求
(一)基本素质要求
1.全面发展的素养特质: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参与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坚定政治立场,培养过硬的政治品质。同时,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志愿服务实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德才兼备的价值取向: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教育和红色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能够在公共部门胜任管理、研究和服务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理论知识要求
3.多学科基础筑基:系统学习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学概论、政治学基础等课程,深入理解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理论、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理论、政治学中的权力分配理论等核心内容,构建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
4.专业核心精研:熟练掌握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理论、公共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知识,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外延、管理模式和发展趋势,掌握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流程与方法,以及公共组织的结构与运行机制。
5.学科前沿洞察:定期举办学科前沿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引导学生关注数字化治理、智慧城市建设、非营利组织发展等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及时更新知识体系。
(三)基本专业技能要求
6.技术方法运用:通过学习公共管理定量分析、公共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熟练掌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统计建模等公共管理技术方法,能够运用 SPSS、Excel 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同时,学习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掌握案例收集、整理、分析的技巧。
7.问题分析能力:在课程学习中,通过案例教学、小组研讨等方式,培养学生识别公共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对公共问题进行分类、界定和诊断。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系统的问题分析思维。
8.问题解决能力:结合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公共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根据问题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解决方案,逐步提升解决实际公共问题的能力。
四、修读年限要求
实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在校学习年限为3-8年。
五、学分要求
最低毕业总学分:15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30.0学分,通识教育选修15.0学分;学科基础必修49.0学分,学科基础选修8.0学分;专业教育必修18.0学分,专业教育选修18.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7.0学分。
培养方案规定的每门必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项目,要求必须全部修读并获得学分;选修课要求修满规定学分。各类学分不能互相冲抵。
六、毕业及学位授予
1.毕业: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和各类学分,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2.学位授予:符合《葡京线路检测3522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经葡京线路检测3522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辅修专业及辅修学位要求
学分要求:40.0
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要求:2.0
辅修面向专业:除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关系学专业外的所有专业
辅修课程名称:管理学,社会学概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伦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数字公共治理,统计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管理文秘,行政管理学
辅修实习要求:4周的毕业实习
辅修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同
其他要求:
未取得主修学士学位的学生不得授予辅修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责编/黄俊虹 审核/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