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见习】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级旅游管理班完成赴剑川旅游资源考察活动
发布日期:2021-01-19 来源: 作者: 浏览: 次
2021年1月1日至1月2日,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级旅游管理班基于课程要求,计划前往剑川县开展旅游资源考察活动,经济与管理学院朱香副院长及班主任彭凤老师作为随行老师陪同前往。沐浴着熹微晨光,考察团来到了资源考察的第一站—剑川千狮山。剑川千狮山上共有3268只形态各异的石狮,集中展示了我国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石雕狮子的艺术风格。其中高25米,长15米,宽12米的“狮王”与石狮的数量合并称为“世界双绝”。考察团于来到剑川县甸南镇董月畅大师的黑陶手工作坊,通过作坊内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到剑川黑陶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其制作工序较为复杂,有掏泥、分拣、踩泥、练泥、盘泥条、拉坯、拍制、修制、雕花、打磨、晾干等共道,道道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目前,董月畅的黑陶制作作坊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土窑烧制工艺,由于制作的全过程都是由人工一步步完成,因而这里的每一件黑陶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熏制采用的都是同一种松木料,但因窑中摆放位置的不同,所烧制出来的黑陶表色往往千差万别。与大部分陶器不同的是,黑陶在烧制过程中无需不间断地往窑中加水。一旦开窑,无论黑陶的烧制效果如何,此批的黑陶便已结束了他们的这一短暂的一生,其中的优等品成了装饰华美的橱窗中的展品,合格品则以平价进入普通人家,而劣等品便只能就此湮没,就好像人的一生,你可以不做那个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但为了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我们也千万不能做那一批劣质品。
考察完剑川黑陶后,19级旅游管理班一行人紧接着又来到了集中展示剑川白族木雕文化的木雕小镇。小镇拟打造西南地区最大、最有知名度的木雕产业集散地,现已完成主体建筑的基本构筑。随后,大家乘坐旅游车抵达了有着“高原明镜”之称的剑川剑湖,进行了环湖一周的游览,并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近些年来大理政府及人民对于生态治理的重视。结束第一天的行程后,一行人一边欣赏剑川古城的古风古韵,一边找寻藏在古城中的大理特色美食。1月2号清晨驱车前往石宝山景区。旅游车越往深处走,气温也越来越低。首站我们来到了石钟山石窟,这一石窟以南诏国的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以佛像、王者像为主题,是南诏及大理国历史的艺术表现。在景区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分别考察了第一二石窟的、二石窟的南诏王造像及第三—七石窟的佛造像。随后又到宝相寺进行了参观。下午,众人来到了茶马古道上的古镇—沙溪古镇,并以兴教寺和寺方街、玉津桥为中心自行开展旅游考察活动。
通过本次专业见习活动,2019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对剑川县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切身体会,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旅游从业者。自此,2019级旅游管理班的旅游资源考察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