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13日,教师教育学院创新小学教育“国一流”和“增A去D”规划A类专业建设举措,选派小学教育专业47名师生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进行主题为“数智时代小学教师的成长”的交流学习。
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本次交流共建活动,在为期6天的活动期间,共派出6位博士生导师为交流师生开展学术讲座、专业发展指引等专题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系主任乔雪峰教授以“如何成为AI赋能的小学教师”为主题,博士生导师魏善春教授以“国际比较视野下的课堂生活”为主题,博士生导师易晓明教授以“智能时代审美素养的价值及其培育”为主题,为我院小学教育专业师生开展了一系列学术讲座。此外,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还组织我院师生到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小学两所优质小学实地观摩了“古影新韵:AI技术演绎皮影新章”和“六年级数学数智课堂”等AI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应用情况。同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童星副教授主持举办了“AI技能坊”,讲授了提示词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的核心作用。两名研究生为我们讲解和演示了如何利用“文本类AI工具”和“数字人类AI工具”优化教学流程、提升学习效率,使同学们对AI技术的教育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交流期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门组织7名优秀研究生为我院师生举办了主题为“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座谈会,分享他们的专业发展历程,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规划建议和人生启示。
教师节当天,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全体交流师生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在缅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激励他们争当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此次交流学习在开阔了学院师生专业发展视野的同时,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意义。双方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师教育新模式。据悉,教师教育学院将于近期组织开展系列成果交流汇报活动,力争使本次活动实现效益最大化。
【责编/付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