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党委书记李涛深入教学一线检查工作并随堂听课。
李涛先后听取青年教师李琳的《奇妙的蘑菇世界》通识选修课程、王荣兴的《东喜说·漫谈鸟图腾文化》通识选修课程、张钰哲的《药食同源 吃出健康》通识选修课程、汪燕的《人际关系与沟通》通识选修课程和韩学谋、周子涵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上,李涛认真听教师授课,边听边记,细心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设施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课堂教学进行客观评价。课后,李涛和授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对师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也客观指出青年教师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鼓励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深化教学研究、强化课程思政,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铸校”战略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十分关注高效课堂建设。深入基层调研、走进课堂听课成为了校领导和各级管理干部贯彻一线工作法的有力抓手,成为了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新常态。
李涛在对听课情况进行评议的同时,也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了指导。他指出,用课程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用学习革命推动质量革命,形成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各部门、学院要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紧跟高教改革前沿,立足课堂教学支点,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及教研活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培训,优化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条件保障,强化课程思政资源供给,树牢“立德树人”根本,形成“大思政”格局,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强化协同效应和育人合力。各级教学督导和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要对照审核评估要求,加强教学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等工作,将教学质量监控落到实处,要对教师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落实“课程思政”与“三全育人”要求、制定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撰写课程教案、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展教研教改等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躬耕教坛、问效课堂、潜心育人、追求卓越,通过厚植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贯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打牢广博扎实的知识功底,练就精湛过硬的教学能力,秉持勤勉精进的教学态度,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善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推进参与式、项目式、研讨式、混合式教学改革,着力打造一个个有温度、有高度的高效课堂,建设一门门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课程,努力成长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仁师”以及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为把学校建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在南亚东南亚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责编/付智敏 审核/刘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