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葡京线路检测3522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不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葡京线路检测3522特别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专题,持续分享各教学单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发展等人才培养各方面的经验举措、特色亮点,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本期,我们聚焦的是:外国语学院。
学院简介
葡京线路检测3522外国语学院办学始于1981年的下关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科首届招生,1990年设立英语系,2001年大理学院合并组建后,外语师资力量加强,2002年开始英语本科教育,2004年成立外国语学院,之后陆续新增了泰语(2010年)、翻译(2015年)、商务英语(2016年)和缅甸语(2017年)四个专业,2021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始终紧密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积极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外语基础、广泛文化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国际传播与对外友好交流与合作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现有涵盖英语、泰语和缅甸语3个语种的5个本科专业,开设有法语、日语等第二外语语种,承担全校本硕博公共英语教学任务。2017年,英语专业在云南省内一本招生。2021年,泰语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2年,“西部边疆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教师教学发展研究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2023年,《基础泰语2》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同年开始正式招收英语笔译翻译硕士研究生。2024年《综合英语1》入选省一流课程。在最近一轮开展的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泰语专业获评C+、英语专业获评C、缅甸语专业获评C,全省排名第三。
聚焦“教研创新”的师资队伍支撑本硕人才培养
以“教研融合”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近三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净增8人,引进博士2人。2024年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含在读)占比38.57%,高级职称占比超过40%,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教师占43.5%。有入选教育部外指委非通用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非通用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等高层次人才,3名教师先后受聘担任孔院中方院长,1名教师借调至中国外交部驻泰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持续提升,近三年,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有CSSCI、北大核心收录或《新华文摘》转载论文7篇;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比赛奖5项,省级教学比赛奖12项,校级教学比赛奖29项。

以“创新教研”为驱动,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近三年,学院先后派出100余人次教师参加学科研究实践和专业教育教学技能的在职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数字赋能培训3场,累计参训教师100余人次。以一流引领示范,开展“优质公开课”、集体磨课,开展以“数字赋能”和“OBE化教学理念”为主题的全院质量专题教研活动。2022年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西部边疆高校非通用语种教师教学发展研究虚拟教研室”立项建设,通过虚拟教研室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分享和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开展学术讲座、开设教学工作坊、进行教学设计展示等教研活动20余场,同时协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泰语口译虚拟教研室”以及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多场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研修班等。


“教研融合”的创新驱动下,学院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荣获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全国“教学之星”比赛全国总决赛奖励2项,全国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二等奖2项和“外教社杯”省级一等奖等佳绩。


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与实践”推进课程建设
完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根据《葡京线路检测3522本科课程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学检查。对教师教案、授课计划、听评课情况、课程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等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完成174门课程大纲的修订,完成听评课500余门次。以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创新为目标、数智融合为支撑,积极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上线慕课《轻松学泰语—基础泰语》,选课人数达5000余人,大幅度提升了课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完成《泰语语法》系列微课的制作,进一步丰富了课程资源。课程建设成效突出,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基础泰语2》,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综合英语1》《基础泰语2》。在学校本科课程定级评价中,有2门课程获得了A级评价,13门课程获得了B级评价,“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课程团队”入选校内首批核心课程团队。

构建“语言服务”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
学院设有“同声传译实验室”“泰语语言实验室”等语言实训中心,建有同声传译训练系统和会议系统,计算机辅助笔译(Transmate)、非通用语云录课平台、外语智能测试系统(iTest)、语料库(Yi-cat)建设等实训平台。建有32个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含天合光能科技泰国有限公司、泰国清迈大学等5个境外基地;与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国际贸易人才“订单班”培养,与云南融智跨境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一者科技翻译公司等单位开展校企合作、产教协同育人;获批全国首家“外语非通用语协同创新教育实践基地”、西部地区语言服务产教联盟理事单位。


深化大学英语分级改革,四六级通过率显著提升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自2022年9月起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改革,根据不同级别,为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各级别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材使用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或侧重。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目前正朝着更加规范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分级教学改革能够更精确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大学英语课程通过实施分级教学完成课程改革,通过外语智能评测平台着力提升外语过级率,在云南省第五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我校大学英语4级过级率达到59.72%,超过全国平均过级率52%。

坚持“赛-教-学-用”共融互促,服务国家战略的人才培养特色凸显
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过程管理和出口把关,强化“课程教学、实习实践、毕业论文和第二课堂”四个环节,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学院始终坚持“全面发展、提高素质”的质量理念,将“赛-教-学-用共融互促”贯穿全育人环节,重视并积极推进学生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和专业文化活动,组织好十项精品学科赛事,学生在“外研社杯”“外教社杯”等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缅甸语“短视频大赛”全国特等奖等佳绩;在“外文话剧大赛”“融通中外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系列活动、东南亚文化节等专业特色文化活动,以及各类涉外志愿服务中展示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卓著成效,展示了外语人的风采,得到社会肯定、获得成长进步。


40多年来,学院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累计培养了5000余名学生。与泰国清迈大学、泰国帕那空皇家大学、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3+1”“3.5+0.5”国际人才培养项目。近三年,累计有450余名学生外派学习,毕业生国(境)外就业率最高达56%。一届又一届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基础扎实、语言功底深厚、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毕业生,在教育、外贸、边防和管理等岗位上做出卓越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展望未来,学院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为统领,不断推动“外语+专业”建设;以服务公共外语和外语类教育教学为己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国际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