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 | 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体育科学学院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葡京线路检测3522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不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葡京线路检测3522特别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专题,持续分享各教学单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发展等人才培养各方面的经验举措、特色亮点,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本期,我们聚焦的是:体育科学学院

学院简介

葡京线路检测3522体育科学学院由原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和原大理医学院体育教研室于2001年10月合并组建的校属学院。现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580余人,其中,体育教育专业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根据云南省2024年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结果,体育教育专业获评C,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获评C+、全省排名第1。2021年获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于2023年开始招生。2024年,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成为云南省新一轮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image.png        

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image.png        

新一轮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44人,行政人员15人,教授4人,副教授24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13人。拥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3个、体育馆2个、网球馆1个、风雨球馆1个,建有体操房、篮、排、网、乒乓、羽毛球等室内场地以及12米高攀岩墙和8米高速降平台,同时建有篮、排、网球室外场地,为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资源保障。

学院立足滇西、服务云南、面向全国,积极落实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综合能力强、专业技能精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为地方体育教育发展和大健康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等措施,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升思政育人本领,全面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学院党委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学习活动,党支部扎实开展党员理想信念、党性、纪律和道德品行教育,严格规范党内生活,强化政治纪律,确保全体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image.png    

省级课程思政立项

学院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为主线,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助力“五育并举”。将集体主义、安全和规则意识、顽强拼搏、团队精神、责任感、英勇善战、“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为国争光等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育,形成“校内+校外”“课堂+课外”“训练+竞赛”“社会服务+赛事筹划”为一体的“体育思政”新路径,打造“强体育 兴理大”体育思政品牌。坚持“健体铸魂、以体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综合改革,帮助师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坚持参与1-2项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体育之强”助力“理大之兴”。组织教师参加思政教学比赛,获校级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厅级思政专项课题2项、省级思政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


image.png    


积极开展各类校级、院级体育赛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国标”和“专业认证标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OBE理念修订专业培养方案,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与学分比例,增加多样化见习、实习和研习活动,形成以学校监管、学院实施、教师互评、实践反馈、学生评价的多维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制度—监督—反馈联动,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image.png    

培养方案修订校外专家论证会

image.png    

与实习单位开展座谈会


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优化协同育人机制。


image.png    

与大理州人民医院联合进行“运动康复”人才培养

发挥学校医学、教育学等重点学科优势,强化具有良好学科素养、教育情怀的边疆民族基层体育人才培养特色。学院与医学部合作成立 “高原运动健康研究团队”,与大理州人民医院联合开展“运动康复”人才培养,与大理州强制戒毒所联合建立体医戒毒疗法,不断完善育人体系,为边疆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健康事业、社会稳定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撑,实现多方共赢。


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育人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OBE教育理念,通过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式教学、小班化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获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0余项,有7门课程获评学校B级课程,专业课《武术》获评省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以《公共体育》为抓手,建立分层递进的体育技能培养体系,将身体素质提升项目纳入每学期公共课程内容,以增加新兴运动项目来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采用课堂和课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强化学生体质。落实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奖励机制,将各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合格率前8名和个人优秀者按一定分数分别计入每年体育文化节团体总分,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体育“金师”队伍。

image.png    

加强对外合作,打造国际视野的体育师资队伍

image.png    

云南省第十届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

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近年来,引进硕士学历教师3名,新增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名,形成以高职称教师为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体育教师队伍。加强国际合作,与泰国东方大学、春武里体育大学互派师生交流、访学,打造既有本土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体教队伍。教师围绕高等体育教育、体育基本理论、基础体育教育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厅级重点课题1项,厅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8部,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8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新增校级学科团队1个、院级学科团队3个。2024年承办云南省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2024年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和运动竞赛,获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


以赛促学、以赛促技,竞赛育人。

image.png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获奖

学院注重专业学生学科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参加各专业学科竞赛、单项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审美意识,通过比赛巩固学生的学习与训练成果,着力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专业素养。近年来,专业学生团队参加竞技体操、花样跳绳、健美操、啦啦操、田径、健身气功等单项比赛获国家级奖项50余项、省级一等奖50余项。获2023年全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团体总分一等奖,2024年全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团体总分一等奖。

image.png    

2023年第九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校级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特等奖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学生创业团队参加2023年第九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退伍复学学生龙金文参加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特等奖,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获优秀奖。





发挥专业优势,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image.png  

2024年云南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德钦中学体育工作站授牌

image.png  

云南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体育科学学院赴德钦县、维西县支教帮扶团

围绕国家和区域需要,依托区位、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地方,弘扬有区域民族特色的健康体育文化。学院主动服务大理州体育事业发展,承担大理州承办的国际级、国家级、州级、企事业体育赛事志愿者工作一万余人次。2023年以来连续两年派出学生参加体育美育浸润计划,以花样跳绳、体操、武术、气排球等项目为德钦、维西两县中小学开设特色课程和课外社团活动,丰富课程和社团内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边疆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image.png  

扎根边疆的优秀体育人才


image.png  

服务地方,弘扬有区域民族特色的健康体育文化

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云南尤其滇西地区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扎根边疆、服务基层、具有民族情怀的体育人才,累计培养了16届2000多名本科毕业生服务边疆民族地区。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葡京线路检测3522体育科学学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建设新时代区域性高水平综合大学贡献体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