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葡京线路检测3522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不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葡京线路检测3522特别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专题,持续分享各教学单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发展等人才培养各方面的经验举措、特色亮点,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本期,我们聚焦的是: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学院简介
葡京线路检测3522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办学始于1978年。学院目前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信息安全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为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和学科教学(数学)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4人,教授23人,硕士以上教师61人,博士教师21人,硕士生导师26人,省级人才称号5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260人。同时,学院还拥有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基地建设基地1个、云南省高校滇西大数据应用工程研究中心1个;硕士研究生省级导师团队1个,云南省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项目1项。




传承红色文化,国防铸魂育人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搭建以党建为引领,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及育人平台,形成了“以国防教育为核心,以红色文化为内容,以艺术活动为载体,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保障”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开展主题演出
2011年以来,学院依托大学生国防教育艺术团,立足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采取自编、自导的方式,编排了40多个红色剧目,围绕“永远跟党走”“颂歌献给党”“中国梦·国防梦”“中国梦·强军梦”“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以文艺晚会的形式开展演出100余场,主动邀请纪念馆、烈士故居、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学校举办专题活动20余次。

寻访老党员
邀请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红军、老战士和模范人物开展报告会10余场,立足当地红色资源,深入祥云王氏故居、湾桥周保中将军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军营生活历练、志愿服务、课题调研、教学实践、宣传和慰问专题演出等为重点的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依托军校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新生军事训练,暑期军营生活历练和军事日活动、开展大学生征兵入伍动员宣传、举行大学生国防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军事博物馆、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部队开展慰问演出等,通过多方位的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宣传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强国强军战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参加云南省第七届艺术展演舞蹈《心弦》
近年来,学院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心理情景剧等比赛中获得省级以上集体奖项10项,校级以上奖励30余项。2018年,大学生国防教育艺术团“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努力打造示范学生团队”项目获云南省高校工委创建一流党建示范项目。2020年,舞蹈《心弦》获云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甲组一等奖。2021年,《以国防教育为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构建》获评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3年,《麦苗青青》舞蹈获云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甲组一等奖。
凝练专业特点,服务区域发展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推动科教协同,培养能扎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积极推进“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和新理科建设,以培养区域数学教育和应用数学拔尖人才为目标,为滇西地区培养数学教育和应用数学高层次人才。专业形成了培养滇西地区德育好、素质高的初等义务教育教师人才和区域发展数学人才的专业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积极推进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和新工科建设,以培养计算机软件和算法工程师为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软件开发工程师,支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医药智能筛选及高原现代农业的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算法工程师,形成了面向生态、医药和高原农业,以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专业特色。
信息安全专业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目标以服务云南地方信息安全领域为出发点,定位于能扎根祖国西南边陲,培养网络攻防及安全运维和测试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形成了服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安全保障、安全测评、运维主的专业特色。
通信工程专业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应用型网络与通信领域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定位于培养能扎根祖国西南边陲,具有通信网络建设与运维管理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形成了服务边疆地区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专业特色。
表1 近年来科学研究立项项目一览表

学院结合专业设置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近三年,学院新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9个。计算机、通信类专业长期坚持引进企业工程师到学院开展实训。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分公司、云南华量集团、数字大理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云南云盾信息安全测评有限公司等区域龙头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开展深度合作,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与云南华量集团联合建设云南省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项目1项,与数字大理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共建工信部信创人才评价基地1个。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习以教育实习为主,与多所初级中学长期建立实习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实习新模式,注重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得到实习单位的高度认可。

以赛促教促学,培养卓越人才
学院各专业积极推动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学院出台竞赛相关规章制度,通过“三级大赛负责制”,提升竞赛效能,扩大竞赛参与面。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专业文化。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定位,重点组织8项学科竞赛。每年参加学生人数600余人,获各级别奖项都在150人次左右。同时,推行“本硕共研,校企共导”竞赛指导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2022年—2024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等榜单内赛事中,学院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30余项,国家级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余项。



2020年起学院连续举办五届“网络攻防大赛”,包括西安邮电大学等近30余所省内外高校组织队伍参加比赛。大赛获得了国内诸多高校的好评,营造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表2 近三年学科竞赛国家级一等奖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