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葡京线路检测3522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不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葡京线路检测3522特别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专题,持续分享各教学单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发展等人才培养各方面的经验举措、特色亮点,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本期,我们聚焦的是: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秉承“博学达真,大德至理”的校训,办学40多年来,抢抓机遇,突出重点,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拓展研究生教育,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以工科教育为主的学院。

学院现有本科生1652名,研究生148名。设有电气工程系、信息与电子工程系、能源动力系、建筑系、实验中心5个教学组织机构,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生物医学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生物医学工程3个专业为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入选“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是我校首个获得该项目支持的专业,有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电子信息与智能系统、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2个学科团队,云南省高校分布式清洁能源与智能微电网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天空地一体化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工程研究中心2个厅级科研平台。
党建引领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一流党建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党委荣获“云南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第一批一流党建示范院(系)党组织”“葡京线路检测3522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工会获评“云南省教科文卫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有2个团支部获得“全国活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脚踏实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

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工程学院开展《党的指导思想和纲领》讲座

工程学院召开团支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示范性专题组织生活会

集中学习“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会议精神

先进基层党组织
教学建设
师资团队建设
学院坚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数量、素质和结构不断得到改善。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教职工6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3人(占比36.5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4人(占比85.71%),具有正高级职称7人(占比11.11%),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32人(占比50.79%)。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4人,葡京线路检测3522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
教学资源建设



学院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核心地位,积极拓展研究生教育,稳步推进留学生教育。学院发展与学校发展、区域发展紧密结合,紧扣学校“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南亚东南亚”办学定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推进产教融合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2024年,学院获认定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建筑设计初步》)。近三年,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共同讲授课程2门(《电子设计与仿真》《软件开发创新实训》)。近五年,学院教师公开出版专著1部(《环洱海区域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教材3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践-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微控制器》)。




学院实验中心承担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实验中心由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三部分组成。学院建有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2个,工程实训中心——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和院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内含电器控制、电工电子、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网络4类工程实训平台的12个实训、实验室,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院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达1200多万元,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40多个,为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能满足本硕一体化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质保体系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建立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用逆向设计方法,实施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突出全过程管理,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教学的持续改进,形成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机制。学院建立了“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的“院—系—教学团队”三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各主要教学质量环节,如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课程考核、实验实训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运行正常,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制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通过社会、行业和毕业生的反馈,评估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促进教学工作持续完善。
特色与亮点
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形成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通过产教融合开展专业建设,探索构建并实践推广“六共同”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即校企共同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共同进行学生职业管理。加强工程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实验中心有12个实训、实验室,并建设了2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昆明华安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滇西消防安全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与海力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分布式清洁能源与智能微电网”工程研究中心。与大理技师学院合作,夯实实习、实训教学平台,形成以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样化的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
学科竞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第十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

工程学院师生在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荣获云南省一等奖

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级赛中斩获佳绩
学院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形成“院→系→教学团队→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的层次化管理结构。组建数学建模、软件和信息技术、互联网+、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科普创新、节能减排等6个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软硬件支撑与经费保障。指导并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技能大赛维修电工(本科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教,全面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近三年,学院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00余项、累计获表彰学生400余人次。
教学竞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云南省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云南省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案例研讨
学院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竞赛、开展教研教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各类学科竞赛,突出以赛带练、以赛助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近年来,学院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10余项。2024年4月,1人获云南省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