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文明培育»
走进葡京线路检测3522»
专家学者走进葡京线路检测3522 | 范煜梅谈“认知乐律”
发布日期:2024-11-22 来源:葡京线路检测3522新闻网 浏览: 次
在人类历史的悠悠长河之中,中华文明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同其他文明一起引领着人类文明的前行之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推动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音乐,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去探寻。
乐律,是中华文化之精粹;古琴,是传承千年之乐器;琴谱,是记载法度之乐章。“韵律之理,物我相谐”“乐诗之韵,理通古今”“琴谱传承,辗转千载”——范煜梅老师的《中国乐律》系列讲座为我院师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与诗歌之旅,千古绝响得以在苍山洱海之间回荡。
(一)韵律之理,物我相谐
11 月 12 日下午,电子科技大学英才知问书院范煜梅老师为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绝伦的“认知乐律”课。
范煜梅通过细致入微、贯通古今的讲解,将律学与乐学的基本概念清晰地呈现给大家。她阐述了音高由振动频率决定这一原理,介绍了音高的计算方法与实验辨识技术。并生动演示了明代朱载堉所提出的“管即律,律即管”观点及其对现代音律体系的深远影响。通过范煜梅生动的图表展示,同学们更加直观地领略了中国传统乐律所蕴含的精髓与内涵,让大家仿若置身于古老而神秘的传统乐律世界。
课间,同学们得以近距离观摩十三弦弦律器与律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互动环节,缅甸留学生陈雅婷表示,这堂课激发了自己学习古琴的兴趣。
2024级研究生姚诗琦分享道:“这次讲座让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也让我更能领会‘韵’字所蕴含的独特之美。” 范老师强调,音乐与数学看似毫无关联,但在中国传统乐律中,二者实则紧密相依。这一深刻观点引发了在场同学的广泛思考,深化了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入钻研中国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乐诗之韵,理通古今
11 月 13 日上午,范煜梅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场题为“中乐韵脚与诗歌韵脚共同呈现回环美”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学院研究生教研室主任褚智歆博士主持,院长房慧教授出席,近七十名中外师生共同参与。
范老师以诗歌韵脚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王力教授在《诗词格律》中的观点,并巧妙地结合王力教授与曹利华教授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诗歌韵律之中的回环美。随后,她将诗歌韵脚与乐曲韵脚进行对比讲解,并通过实际案例示范,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韵律概念。此外,范老师还对中乐韵脚和诗歌韵脚做了概念上的辨析,并对中乐如何依据数理模型和“隔八相生”原理确定十二律做了深入的解析,充分展现了中乐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科学内涵。
课间,师生们兴趣渐浓,积极上前尝试吹奏律管,现场气氛热烈欢快、其乐融融,留下了音乐与诗歌的美好记忆。
在互动环节,范老师深情演奏了古琴曲《阳关三叠》,院长房慧应邀吟唱,与之相和,两位老师的默契配合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令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中国音乐独一无二的魅力。
本科生胡洁同学心生向往,向范老师请教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古琴,范老师给予了积极鼓励,并亲自指导她演奏简化版的古琴曲《笑傲江湖》的前两节,极大地激发了她对古琴的兴趣与信心。
越南留学生滕艳芳表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自己一直难以理解古琴艺术。范老师耐心鼓励,并亲自教她弹奏古琴曲《阳关三叠》的第一句,使她感受到古琴独特的韵味。
2024级研究生黄博吟唱了教育学课程的诗词吟唱练习《渔家傲?秋思》,得到了范老师的积极评价,令大家在学习诗词吟唱方面备受鼓舞。
此次讲座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师生不仅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三)琴谱传承,辗转千载
11 月 13 日下午,范煜梅老师继续为学院中外师生讲授“认知琴谱”课程。范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乐谱体系,并着重阐述了古琴独特的乐谱形式 ——琴谱。接着,她对古琴谱的分类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其分为文字谱和减字谱两大类,并强调减字谱是一种汉字的衍生物,从属于汉字。
随后,范老师指出古琴独特的音色特征及古琴弦上三种音色的物理属性,如:弦的振动模式与音高变化,这些因素使得古琴谱在形式上与其他音乐谱系有所区别。在讲解古琴的物理特性时,范老师详细介绍了三种古琴弦上的振动模式——全弦振动产生散音、分节振动产生泛音、分段振动产生按音,并着重强调这三种振动模式不仅在同一条古琴弦上全部具备,而且决定着琴曲的音乐美感。而减字谱可以做到对古琴弦上音律的物理属性、音准与音色的同步说明,对古琴音乐的细致精美与层次感的详尽记录,对古琴音乐的韵脚的突出。
范老师还详细解释了黄钟、仲吕等不同均名在琴曲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音响特性,并对古琴音乐中的音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演示,阐释音色的分类及其变化原因。其间,她着重强调了点状音与线状音的运用,包括散音、泛音、按音的表现形式等。
在师生互动环节,房慧教授应邀演奏吟唱了古琴曲《关山月》,范老师、褚老师等也随琴声带动同学们一起吟唱,歌动于情,回味悠长。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深入浅出,使大家对古琴音乐及琴谱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为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和睦的氛围中,在场的中外师生积极分享了参加此次《中国乐律》系列讲座课程的心得体会,并与范老师进行了热烈而愉快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中国乐律》系列讲座课程既加深了对古琴音乐的个体理解,又产生了对古琴艺术美的灵魂共鸣,让中国师生坚定了文化自信,让来华留学生增进了文化认同感。
曲终人乐,总有绕梁三日之感,乐律之悟、心音相和的美妙韵味依然在现场师生的心头久久回绕。韵通古今,乐律的传承使今人与先人在情感上产生了和谐的共鸣,宛如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深埋在我们心灵的沃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传承之种再次绽放出绚烂之花,秉承国际中文教育的专业使命,在世界舞台上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责编:张志军 审核:张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