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专家学者走进葡京线路检测3522 | 北京师范大学姚云教授纵论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逻辑

专家学者走进葡京线路检测3522 | 北京师范大学姚云教授纵论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逻辑


发布日期:2023-09-08    来源:葡京线路检测3522新闻网    作者:邓云辉    浏览:


8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姚云教授受邀走进我校教师教育学院“苍山问道·教育论坛”,作了题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逻辑》的学术讲座。学校副校长何志魁主持讲座,3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姚云教授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由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研究生教育在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研究生培养环节有待完善等,这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提升提出了新的挑战。姚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的广泛参与,来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政府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的主导。姚云认为,在学科目录建设方面,我国政府已将各学科的分类和专业领域做了4次调整,尤其是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的发布,促使考研更加公平公正,同时也促进了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教育对社会的转化率;在学位授权审核方面,政府应赋予高校学位授权审核自主权,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位授权审核标准和内部管理机制,加大对新增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投入和质量管控,推进分类分层评价,来激发办学活力,优化学科结构,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校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的主体。姚云认为,研究生、导师、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等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主体。其中,高校导师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力量,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姚云从国家法律政策的层面解读了导师的职责,有“八条十不得”,高校导师的选聘不再是终身制,而是荣誉变为岗位、终身变为暂时、准入变为灵活。

社会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的多元参与。基于社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注,姚云认为,要充分发挥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等学术组织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研究、标准制订、评估论证及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在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标准制订、实践训练和专业学位质量认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进一步建立独立、科学、公正,且具有良好声誉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机制。

姚云认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到位、治理制度建立、治理过程透明、治理效果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主体缺陷、越位和外部管理过强。基于此,姚云认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改革方向,即要将外部要求变为内驱力、研究生管理避免过细过全、充分发挥市场力量。

何志魁在总结时指出,姚云教授的观点对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建设性指导意见,学校要精准分析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通过解读研究生人才培养政策,实施“怎么进来、怎么出去”的培养策略,规范我校“管、办、评”三位一体质量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