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要闻?资讯» 校内资讯» 温晓东教授课题组联合四川大学郑成斌教授课题组在分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论文

温晓东教授课题组联合四川大学郑成斌教授课题组在分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论文


发布日期:2025-04-25    来源:葡京线路检测3522新闻网    浏览:


近日,葡京线路检测3522温晓东教授课题组联合四川大学郑成斌教授课题组在分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中科院SCI化学大类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8)发表题为“A Vacuum Ultraviolet (UV) Photoreactor-Based Flow Droplet Diges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and Mercury in Blood b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真空紫外光反应器的流动液滴消解法耦合原子荧光光谱技术,实现儿童微量全血样品砷和汞的在线高通量检测。

全血中微量元素及其形态的测定可以提供评估毒理学风险、职业暴露和健康风险信息。紫外辅助消解被用于元素分析之前的在线样品消解,但常规紫外消解装置对有机基质的光氧化效率极低,这是因为其石英光化学反应管通常包裹在紫外灯外部,导致真空紫外光的透射率降低。此外,常规消解方法通常会消耗几毫升的血液样品,这对于儿童患者并不理想。基于此,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流动液滴光消解(FD-PD)装置,利用高效光化学反应器完成儿童微量全血的在线高通量消解。该光化学反应器由低压汞灯和插入低压汞灯内部的石英管组成,结合微流控和真空紫外光氧化技术,开发的FD-PD装置可实现儿童全血样品的在线、连续高效消解,消解后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即可测定样品中的砷和汞。与传统消解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具有高通量、低试剂消耗和低能耗的优点,而且样品消耗可显著降低至20 μL。由于可通过无痛微针装置轻松采集血液样品,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儿童的不适和疼痛感。


(责编:张志军  审核:张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