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实践育人»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教师教育学院社会实践风采展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教师教育学院社会实践风采展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4-08-31浏览:


2024年7月7日-13日,葡京线路检测3522教师教育学院由师生一行40人组成“助力边境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教育学院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青苗课堂”和“夕阳课堂”两个平台,为易地搬迁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精准的教育帮扶与文化关怀,助力边境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1.“青苗课堂”:播种希望,茁壮成长

在怒江州泸水市和谐社区、同心社区、叶子花社区的儿童之家,实践团坚持“五育并举”,为易地搬迁儿童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青苗课堂”。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而设置,实践团针对幼儿开展音乐、舞蹈、手工、绘画、绘本阅读、户外游戏等课程;针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团辅、学业辅导、安全与健康知识宣讲、趣味英语、书法、阅读等课程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通过这些课程,实践团成员不仅传授了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自信。


2.“夕阳课堂”:温暖夕阳,传承文化

在老年之家,实践团为老人们开设了充满温情的“夕阳课堂”。针对老人们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爱好,实践团设计了普通话培训、汉字书写、太极拳、唱红歌、红色故事宣讲等课程。通过推普与汉字书写助力老人们跨越语言障碍,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太极拳则让老人们在运动中强身健体,享受健康晚年;唱红歌与红色故事宣讲则让老人们重温革命岁月,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这些活动,实践团成员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老人们搭建了一座文化桥梁,让他们在努力适应社区晚年新生活的时候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这也让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更加紧密。


3.深入调研:倾听心声,共谋发展

为更全面了解怒江州泸水市易地搬迁点的教育现状,实践团还通过问卷调查、社区人员访谈、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易地搬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交往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以及社区儿童之家的建设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了解。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倾听了孩子们的心声与需求,感受到了他们的纯真与坚韧;同时,实践团也与社区工作人员、家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些调研成果不仅为我们后续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更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4.红色教育:缅怀历史,传承精神


在紧张的实践活动间隙,实践团特别安排时间,共同参观了栗柴坝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探访怒江减贫交流中心,了解当地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与显著成效;走进三江并流自然博物馆,感受自然之美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三个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让实践之旅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

教师教育学院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青苗课堂”和“夕阳课堂”系列教育帮扶活动和调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助力边境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引领师范生对标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树牢教育强国的理想信念,强化教书育人的专业技能,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院将继续秉承初心与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怒江州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与智慧!


图文来源: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颜玲、张国莉

校对:张国莉

初审:李烨

复审:谭汝玉

终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