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5日-7月15日,由公共卫生学院37名师生组成的葡京线路检测3522“共铸国门疾控 同助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赴怒江州泸水市扎实开展实践活动。
1.爱心义诊,健康护航
本次实践共开展健康义诊5场次,分别在六库镇中央大街、上江镇同心社区义、泸水市敬老院、老窝镇崇仁村和怒江州儿童福利院。实践团成员们为居民们免费测量了血压、血糖、体脂、体重和身高等健康项目,还为福利院儿童进行了视力和色盲测试。通过义诊,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为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贡献了力量,并促进了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急救有方,生命有望
本次实践开展急救技能科普活动共计4场次,分别在泸水市敬老院、上江镇同心社区、老窝镇崇仁村和怒江州儿童福利院。内容包括海姆利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急救法、三种简单包扎方法等。经过实践团成员的细心讲解,当地居民们认识到急救技能对于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为自己和他人争取更多的安全和保障,挽救更多的生命。
3.知识科普,传递健康
本次实践开展“健康生活”主题宣讲共计5场次,分别在六库镇中央大街、上江镇同心社区义、泸水市敬老院、老窝镇崇仁村和怒江州儿童福利院。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心准备了宣讲稿,围绕常见传染病预防、慢性病健康管理、合理膳食、健康生活习惯培养、禁毒防艾等方面进行知识宣讲,让健康生活知识深入人心。
4.疾控之行,知识之旅
实践团分别前往怒江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泸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全面了解疾控系统各科室工作实际和基本内容。通过参观学习和与国门疾控的校友们座谈交流,实践团成员们切实体会到将所学知识落实为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领会到公共卫生各专业的工作精神和专业实干,对公共卫生领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未来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学子们指明了方向,激励他们在公共卫生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保障公众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5.问卷调查,服务民生
实践团开展“老年人居家或社区养老膳食营养状况和营养知信行调查”和“怒江州痛风和高尿酸血症饮食控制知信行调查”,共计收回有效问卷454份。问卷调查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地居民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希望通过后续的问卷分析,能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真正做到扎根基层,让研究调查深耕在百姓的“心坎儿”上。
6.文艺活力,健康演绎
实践团在泸水市敬老院、上江镇同心社区、老窝镇崇仁村、怒江州儿童福利院等地进行了文艺表演,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操、《如愿》歌舞表演、太极拳表演、《半生雪》手势舞。在传递健康生活理念的同时,也展现了实践团成员们满满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7.民族团结,同心筑梦
实践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在上江镇同心社区、老窝镇崇仁村和怒江州儿童福利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一家亲“六个一”活动,分别是:宣讲一堂民族团结课,共唱一首民族团结歌,宣传一次民族团结政策法规,诵读一首民族团结诗词,同看一个民族团结模范故事,合跳一支民族团结舞蹈。
8.参观学习,砥砺前行
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泸水市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汲取奋进力量;去到怒江州减贫交流中心深入了解怒江减贫的伟大创举,感受当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拼搏。实践团成员将铭记历史,肩负重任,以己之行铸就更辉煌的未来。
本次暑期社会集中实践充分展现出公共卫生学院学子朝气蓬勃的形象,实践团成员积极响应号召,怀揣着对边境与边疆公共卫生和乡村振兴事业的无限热情与坚定信念,走进国门疾控、走进基层,努力在实践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锻炼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和沟通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通过实地考察,公卫学子认识到了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改善边境与边疆卫生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边境与边疆医疗卫生发展的潜力。未来,更多的公卫学子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本领,投身边境与边疆公共卫生事业,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的公卫精神,为建设健康中国、振兴乡村贡献青年一代的蓬勃力量!
图文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责任编辑:张国莉
校对:张国莉
初审:李烨
复审:谭汝玉
终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