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7月18日,由文学院50名师生组成的葡京线路检测3522“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包含:葡京线路检测3522赴云龙县“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葡京线路检测3522赴云龙县“乡村振兴服务”志愿服务队)赴云龙县关坪乡开展为期15天社会实践活动。
1.开展专题宣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小队,深入关坪乡农户,调查村民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他们对政府组织相关教育与实践活动的认识,以“唠嗑式”宣讲的形式,传递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详细讲解民族团结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时,宣讲队在关坪初级中学、高明完全小学课堂进行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宣讲,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每个学生心灵深处。
2.推广普通话 推助乡村振兴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小队,根据拟定的调查提纲,走村入户开展村民普通话掌握、使用情况的调查,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普通话交流,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进入关坪初级中学、高明完全小学课堂,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宣讲。对高明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386户1330人进行全面调查,建立了个人普通话使用情况档案,为后续专业分析和提出科学的对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数据。
3.开展助农直播,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服务小队,在我校驻云龙县关坪乡高明村第一书记苏子峰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高明村了解白芸豆种植产业的发展情况,全面了解“小小白芸豆”成为高明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的奋斗历程。并开展了助农直播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向大家宣传、推荐云龙县的特色农业产品白芸豆、白芸豆免煮米饭、油鸡枞、诺邓火腿等其他云龙县地方特产,直播观看人次3.7万,互动6000余条,取得了良好的推介效果。
4.发掘优秀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守护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服务小队着力于实践地的区域历史文化调查。师生们重走当地明清时期的古驿道,重返历史场景,查看碑刻、收集民间文献和听取当地人讲述先辈们的历史;对关坪乡境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如刺绣、力格歌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它们的历史源流和传承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向当地文化部门提出了保护、发展的意见,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回应。
文学院师生紧紧围绕社会实践主题,结合学院学科和专业,将社会实践作为理论课堂的实践平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用心聆听基层民众的声音,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用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服务人民群众需求,切实帮助文学院青年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文来源: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佳慧
校对:张国莉
初审:李烨
复审:谭汝玉
终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