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我校主办,学校艺术学院承办,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州非遗中心等相关单位协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葡京线路检测35222024年度“云南传统制茶技艺及茶文化习俗研修班”,完成各项培训任务,顺利结业。来自昆明、大理、普洱、临沧、德宏、版纳、保山、曲靖、红河等九个州市及上海、重庆等地的20位学员参加结业典礼。
学校党委副书记赵喜旺出席并讲话。下关茶厂原厂长冯炎培、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发源、大理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杨义龙、著名摄影家杨士斌、新加坡三德集团董事长高铨壮、大理南诏普洱茶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郑鹏春应邀参加结业仪式。
赵喜旺指出,此次研培是葡京线路检测3522举办的第10期非遗研培班,全体学员认真学习,深入交流,不仅获得了新技术新技能,还开拓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希望艺术学院项目组继续做好非遗研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分享成果,运用非遗项目精准发力、奋力作为,将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非遗产品的创新,非遗传承利用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与助力乡村振兴联动起来,促进艺术学科的特色发展,促进云南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希望学员在制茶技艺领域不断探索发扬工匠精神,带动更多的传承人和从业者,在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作出新贡献。
第10期非遗研培班学员李华表示,通过研修学习,我们将带着对茶的坚守与热爱,筚路蓝缕、砥砺前行,进一步挖掘传统制茶技艺的潜能,结合现代科技,不断提升茶叶品质、生产效率以及研发能力,通过更具创新的方式推广茶文化习俗,努力成为茶文化合格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本期研修班,学员们通过参观茶园、访问制茶工坊、与非遗传承人对话,深入了解了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和制茶技艺,拓宽了视野,增进了对茶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在提高技艺水平的同时,真正达到提升传承与创新能力,助推云南传统制茶技艺及茶文化习俗发展的目标。
自2017年获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高校”以来,我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交流平台,目前已圆满完成10期“研培计划项目”,培训了近500名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形成了传承、保护、研究、创新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教学新体系,搭建了提升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品质的新平台。
【责编/付智敏 审核/张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