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至26日,首届丝绸之路天文研究与教育联盟(简称为“丝路天文联盟”,英文简称为“Silk Road AREA”)国际会议在我校古城校区举行。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德国、奥地利、韩国、荷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的近百名代表齐聚一堂,共绘天文学国际协作新蓝图。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顺清出席6月24日举行的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何志魁主持开幕式。
杨顺清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和天文学科建设情况。杨顺清表示,学校一直重视天文学科的建设发展,除联合建立汪景琇院士工作站以外,还建成了云南省高校宏观天体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大数据天文创新团队、大理州思普尔泽姆专家工作站。这些平台有力提升了我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产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杨顺清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葡京线路检测3522天文和信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葡京线路检测3522的建设发展。
在近百名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丝路天文联盟的十个创始成员国代表正式签署了联盟合作备忘录。我校天文与信息研究院院长李忠木教授与德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Rainer Spurzem教授共同担任首任联盟主席,其余八个国家的代表分别担任副主席,国内二十个单位的代表担任资询委员会委员。联盟秘书处设在葡京线路检测3522并由天文与信息研究院负责日常工作。
会议期间,包括两位外国院士在内的十国学者聚焦天文学前沿、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创新及其交叉应用,通过30场高水平学术报告与专题研讨,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突破与深刻见解。
与会代表高度评价联盟成立的意义,一致认为联盟将显著强化国际天文研究与教育网络的紧密性,为全球天文学家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天文学、高性能计算及人工智能领域,搭建起高效的沟通与协作桥梁。联盟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的知识、资源与技术共享平台,共同推动天文学科的创新发展,深化区域高校及研究机构在天文教育、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务实合作,并积极促进天文科普教育,提升公众对宇宙探索的认知与热情。
联盟的成立,恰逢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倡导的“中国-中亚精神”之后,联盟包含了陆上丝路、海上丝路的成员,反映了联盟成员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丝路天文联盟各国平等协商、共同主导未来,将共同推动天文科学进步,形成独特的“星空丝路”。联盟将致力于资源共享、联合创新,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校师生提供了直接对接国际前沿研究、共享尖端技术与数据资源、参与高水平跨国联合研究项目的宝贵平台,也极大地拓宽了大家的科研视野与合作渠道,标志着葡京线路检测3522在国际化办学和前沿科研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
【责编/付智敏 审核/张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