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五位一体”着力协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近3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达83.87%、硕士研究生平均录取率为40.76%、博士生平均录取率为10%,2025届考研录取率达42.58%。
——构建“五级”工作体系,实施党委“八个一”工程,夯实就业力度。药学院始终将就业工作作为学院重点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就业人员,构建“领导班子-专职就业人员-班主任(辅导员)-就业责任人-毕业生”五级工作体系,实施党委“八个一”工程、党委委员一对一联系班级责任制、教师一对一毕业生就业帮扶制度、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度、研究生导师三包制度、学生考研激励制度、班主任班风管理考研绩效激励制度、学科团队就业-招生挂钩制度,将就业纳入团队考核、党支部书记述职、教研室主任述职、行政管理人员述职、班主任辅导员述职、年终考核、评优评奖等工作中。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将就业责任压实到每一位教职工,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发力、全方位帮扶的工作格局,夯实了就业工作的力度。
——拓渠道,挖资源,拓展就业广度。药学院积极开展访企拓岗行动,2024年以来,学院走访企业36家,与5家单位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协议,直接促成57名毕业生就业。同时,药学院创新“实习-就业联动”模式,输送多名学子到企业实习,实习促就业留用率达50%。
从2022年起,药学院举办就业夏令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观省外的巨化集团、海昇药业、中巨芯科技等20余家企业;在大理州内,组织学生为期一周轮转参观药学化工类企业;每年邀请企业进校,在3月、6月、9月、11月等举办30余场小而精的专场宣讲及招聘会。目前,今年已邀请鲁南制药集团、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进校宣讲,宣讲现场均有毕业生签约。近期,药学院还将邀请重庆华邦制药等药企进校开展宣讲和招聘。
——抓机遇,抢时间,加快就业速度。药学院坚持“早启动、早谋划、早帮扶”原则,在新生入学的专业导论课上开设了校史院情专题、考研专题、专业培养方案专题等课程模块,选优配强班主任辅导员、本科生导师队伍,实现学业导师、专业导师、研究生导师一对一帮扶全覆盖。
2022年开始,药学院划拨专业建设经费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并与完成毕业论文联动,使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提前至大三或大四上学期。这确保了实验性毕业论文完成度,更重要的是破除了多年以来毕业生由于忙于毕业论文而不就业、慢就业的顽疾。
——筑根基,抓落实,提升就业效度。药学院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反馈-教学反馈,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产业班办学模式改革,围绕药学产业GAP、GMP、GLP、GCP、GSP——“5P”质量管理规范设立特色产业课程。抓实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强化课程内涵建设,依托产业学院中试车间,开设有学科特色的从药物提取-分离-制备-质量控制-形成产品的大型综合性实验课。在学校支持下,药学院目前已基本建成4门核心课程数智化知识图谱,2025年下半年将继续建设6门课程,实现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全覆盖的数智化课程建设,进一步筑牢专业能力根基。
考研工作方面,药学院构建了精准考研支持体系。从大一考研思想巩固,大二、大三科研思维及能力训练,到大四考研动员、复试指导、礼仪指导、信息保障、简历制作、英语面试、录取调剂全程跟进。开启从考研报考率,到考研上线率,再到考研录取率的“三率转接”确保模式。2025年药学院考研报考学生164人,上线111人,本校上线44人,外校上线67人。药学院组建了学院领导-班主任-就业责任人-学生的四级四人团队,全程精准帮助每一位考生,包括简历制作、复试注意事项、科研计划汇报PPT、调剂学校及导师选择等。2025年毕业生考研上线111人,最终被录取109人,上线-录取转换率达98%。
——转观念,优服务,增添就业温度。药学院始终以榜样的力量强化价值引领,将报效祖国、科研报国、解决滇西地区缺医少药等初心使命融入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通过联合学校心理中心开展就业心理调适;发动校友数据库3000余名校友资源,积极深挖岗位增量;组织学生党支部-党员-团委-自治委等力量,为毕业生广泛收集招聘信息,并根据毕业生需求精准推送;向用人单位精准推荐毕业生,为毕业生代言等精准化的服务举措,为就业工作增添了温度。
【责编/付智敏 审核/张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