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丽丽,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传媒与社会发展,葡京线路检测3522文学院广告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传播研究所访问学者。
张文娟,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葡京线路检测3522文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担任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理事、国内多家学术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项、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课题1项、云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葡京线路检测3522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项等纵向课题;以独作或一作身份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之友》《当代传播》《电视研究》等包含CSSCI顶刊在内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独作论文曾分别获首届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青梅论坛”最佳论文奖、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个人获第三届“中国视听传播教学奖”教材建设奖;曾多次荣获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葡京线路检测3522教师教学比赛特等奖等。主要研究领域:传播理论与思想史、媒介与社会、视听传播等。
杨增良,讲师,文学博士。1984年生,中国古典文献研究生。200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2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等相关课程。
秦晋滇,副教授,1965年9月生,198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1991年9月至1993年1月就读于云南大学文艺美学研究生班。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过本专科大学语文、写作、阅读与写作、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教学。先后在各种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李丹丹,副教授。葡京线路检测3522对外汉语教育开创人之一,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对外汉语教育工作,曾在泰国和美国任教汉语。现从事汉语言文化的教学和研究,致力于汉语言文学批评和创作,批评和诗歌作品多篇见于报刊。主讲《现代汉语》《汉字书写规范》等课程。
饶峻姝,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原理、实用美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例分析与微格教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级科研课题多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赵镜,副教授,博士。1987年生,河南郑州人。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语言类型学、彝语与汉语方言。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语言学与多语研究系访学,在《民族语文》《汉藏语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杨慧芸,云南大理人,传播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2021年至2024年云南省社科联“云岭大讲堂”主讲人。主讲课程《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获评云南省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曾多次在省级和校级教学比赛中获奖。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业务、新媒体、网络媒介素养。
董晓霞,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22年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持续关注中国抗战文学研究十余年,发掘、整理了大量滇缅抗战文史资料。在《新文学史料》《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获葡京线路检测3522第五届“十佳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主要讲授“中国当代文学”“滇缅抗战文学专题讲解”“云南边地文学专题讲解”等课程。
谭璐,副教授,文学博士,中国民间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学与文化的教学、科研工作。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愿你拥有深广而宁静的内心!
段丽,中共党员,云南大理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兴滇英才计划”青年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在国内外刊物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荣获“云南省中国语言文学类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二届云岭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意彩云南诗词讲解大赛二等奖”等教学技能奖5项,多次被评为校级“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获评葡京线路检测3522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等。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图像学、学科语文、少数民族文学等。
马菁屿,文学博士,副教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词汇语义,目前主要关注跨语言词汇类型学研究,已在民族语文、语言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哲社项目2项。
赵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教学督导。硕士研究生阶段就读于英国名校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2021年,于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美学、民族文化传播。工作至今,在《民族学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电影文学》《电影新作》《四川戏剧》《电影评介》等包含CSSCI和全国中文核心在内的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等多项纵向科研项目;主讲《传播学概论》《新闻摄影》等新闻学本科核心课程及《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影视传播专题研究》等研究生课程;多次获得教学竞赛一等奖和年度教学质量奖。
苗瑞,文化传播学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厅级项目2项,葡京线路检测3522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1项,教改项目2项。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在包括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报纸上发表新闻评论文章6篇。硬笔书法作品多次在云南省“墨香彩云南”汉字书写大赛中获奖。近期研究方向:视听传播、电影理论。
周廷升,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文学院专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藏缅语地区语言学》《语言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五年主持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攻关重大项目。研究领域: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彝缅语研究。
李蕙,副教授,博士在读。主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课程。
米晓雪,文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文艺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是西方文艺理论与当代文化研究,主要关注技术与艺术、文化的关系问题。已公开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赵婉平,副教授,主要承担《中国古代文学》《儿童文学》等课程的教学。
段雅婧,讲师,博士在读。2010年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2011年在英国莱斯特大学修读国际传播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广告策划、创意;新媒体广告营销。
李艳萍,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中国文论研究。现任教于文学院中文系,主要负责文学理论、大学写作等课程的教学。
杨翠微,讲师,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2018年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福尔曼大学生态人类学中美科研合作项目成员;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一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一项;著作《白族》由外研社出版并获“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荣誉。
汪次云,讲师,博士在读。
杨舒,讲师,毕业于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硕士,复旦大学博士在读。曾获首届全国高校创新教学大赛暨云南省第四届高校教学大赛一等奖、云南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多次荣获葡京线路检测3522讲课比赛特、一等奖,葡京线路检测3522教学反思正文比赛二等奖等各级各类教学奖项。获云南省青年社科学术演讲比赛三等奖,多次受邀担任各企业演讲、辩论训练营及比赛评委导师,多次获中国大学生广告大赛艺术节学院奖、云南省首届科普网络视频主播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优秀指导教师。主持校级科开项目两项,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出版刊物撰写一部。
寸金燃,副教授,语言教研室教师,主讲语言学相关课程。
赖桂香,讲师,博士在读。主要承担文艺心理学、比较文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吴小光,讲师,硕士。先后就读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现任教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等课程。
张世强,博士。主要讲授《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斯琴,文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研究领域: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方法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国际中文教育;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专著2部。
李志业,硕士,实验师,先后在都市日报、云南电视台工作;现为文学院专职组织员、新闻学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新闻学实训中心管理员;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1部,发明实用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2项。
杨通洲,文学院团委书记。
黄方,硕士,文学院教学办秘书。参与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杨飞雄,硕士,文学院专职辅导员,硕士就读于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方向为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2011—2013年曾独立主持日本笹川良一基金课题,成果发表于《思想战线》;2011—2012参与文化部少数民族节日志课题,成果发表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治学格言:比物讨类,学之始也;佑术开业,居德善俗,学之终也。
杨晓颖,白族,博士在读。
刘江丽,文学院党政办公室教师。
马梦清,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现担任辅导员、班主任。
朱雨潇,毕业于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文学院综合办教师。
白刚,新闻学硕士,蒙古国研究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研究领域:新闻传播,影视拍摄技术。专长:影视拍摄实践。